身份匹配:患者在就診時需要與醫保卡上的身份信息相符。
配藥限制:
對于急性病癥,門診配藥量不能超過3天的量。
對于慢性病癥,門診配藥量不能超過7天的量,但對于特定慢性病,如惡性腫瘤、腎透析等,可以放寬至一個月的量。
家庭病床每次處方用藥量不得超過7天量。
出院后的帶藥也有限制,急性病不得超過7天量,慢性病不得超過15天量。
藥品種類:
每張處方限1至5個品種。
中成藥處方限1至2個品種。
一個科室門診就醫時,只能開具1張處方。
用藥原則:遵循“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原則,除非急診情況,否則不應開具液體輸液。
違規處理:如果存在利用參保患者名義開藥或其他違規行為,將會受到處罰,并可能取消醫保處方權。
信息系統管理:計算機系統有專人管理,任何人都不得進行與工作無關的操作。
藥品來源和質量:藥品來自通過審核的供應商,并且需要有相應的資質證明。
費用控制:為了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規定了乙、丙類醫藥費的占比,以及使用自費藥品、項目的條件。
這些規定旨在保證醫保資金的合理使用,控制醫療費用,同時保障患者的權益。
公司保險停了,醫保卡還能使用。
還可以繼續使用。職工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但后來由于辭職等原因停繳,那么醫保賬戶將在停止繳費的次月被封存,就不能享受醫保待遇了。
1、學生、兒童。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8萬元以下醫療費用,三級醫院起付標準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5%;二級醫院起付標準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準,報銷比例為65%。
2、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準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起付標準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準,報銷比例為65%。
3、其他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準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準為300元,報銷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準,報銷比例為60%。
首先,如果想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必須擁有參保地區的戶籍,而且屬于無業人員,如果已經有工作單位并且繳納社會保險,則無法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
具體的辦理流程如下:
首次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參保人需在規定時間內到所在地區的醫保中心辦理參保手續,提交參保資料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申請表》,一次性繳納當年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保險費,在下一年即可享受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待遇。
辦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程序較為簡單,參保人只需要攜帶有關的辦理資料,到所在地區的社保中心申請辦理,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在下個年度可以開始享受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待遇。
不過參保人要注意,一般情況下,辦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必須在當地的規定時間內參加,一般是前一年的9月份到12月份,如果錯過了辦理時間,則只能參加下一年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了。如果所在地區的社保中心允許補辦,則可以咨詢當地社保局補辦的具體流程。
辦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流程包括:準備相關資料--填寫申請表--遞交申請資料和申請表--工作人員審核--審核通過提交上一級醫保中心--審核通過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期間,申請人要準備的資料包括:戶口本、身份證、未成年需提供學校開具的學籍證明、復退軍人需提供退伍或轉業證、低保對象需提供《城鄉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
企業職工醫保交滿十五年就可以了,按照有關規定,養老保險應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達到規定退休年齡后,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與養老保險不同,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在達到退休年齡時一定要繳夠,才可以在退休以后繼續享受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如果在達到退休年齡時,未能達到規定的醫療保險繳費年限,按現行規定,可以在退休前一次性補足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社保中的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完全由企業承擔繳費,個人不用任何繳費,也談不上繳費年限,一般而言,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連續繳費一年,就可以享受相關的待遇。
而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有一定的條件,這些條件,比如必須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享受傷殘待遇必須由鑒定機構進行傷殘等級的鑒定等等。如果條件不成就或者喪失后,那么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就可能終止或者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