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靈活就業,即以自由職業、個體經營等形式從事工作。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怎么交,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沒有單位,靈活就業的方式來繳納,能交的社保只有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為8%。
2、繼續找工作,讓單位幫忙交社保
失業了,離職了,并不代表就不具備工作能力了,可以在當地繼續找下一份工作,只要是正式員工,公司必須有義務為員工繳納社保,到新公司后將之前的社保信息續上,再交5年就能達到15年退休的條件了。
社保繳費15年可退休是計算的累計繳費年限,并不代表要在一家公司交滿15年才可退休。
因此,完全不必擔心沒繳滿15年就離職的問題,換個單位繼續交就行了。
3、到戶籍所在地,以個人名義交
社保是可以以個人名義交的,只是一般城市都限定要當地戶口人員才能以個人名義繳納社保。
如果不準備繼續工作,又想要社保的人員,可以回戶籍地以個人名義繳交社保,繳交后將之前在公司繳納的社保轉移過來,同樣也是累計繳費年限的。
1.參保性質不同
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社保是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沒有戶籍限制。
靈活就業社保繳納的主體是個人,個人自愿繳納,凡是本市城鎮戶口且符合參保條件需參加社會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都可以繳納靈活就業社保。
隨著靈活就業人員群體的擴大,除北京、上海外,各地均已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
2.參保險種不同
對于在單位參保的職工來說,職工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5個險種;
個人自己繳納的靈活就業社保,一般只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兩個,相對于單位職工來說少了生育、失業和工傷保險,因此也不能享受到相關的待遇。
并且,有些地區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是捆綁在一起的,不可單獨只交一個險種,而有些地區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可以單獨繳納。
不過,已經有部分城市慢慢開放靈活就業人員參保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等,具體執行政策可咨詢一下當地社保局。
3.繳費標準不同
單位職工繳納的社保費由單位與職工共同繳納,以職工工資為繳費基數,每月按照一定比例從工資中扣除,由工作單位統一繳納。
4.退休年齡不同
目前的政策,單位職工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
特殊工種職工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
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人員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
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
5.欠費后果和補繳情形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因各種原因未在當年繳費,跨年后形成繳費斷檔,一般情況下不能補繳,個人需承擔自己的退休待遇可能因此降低的后果。
職工因單位原因欠費,欠費的單位要承擔違反《社會保險法》的法律責任;
所在單位可能面臨應繳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能面臨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直至被追究刑事責任;職工與用人單位在建立勞動關系期間未及時繳費,可向用人單位按照有關規定主張補費訴求。
6.社保補貼政策不同
國家針對不同類別的靈活就業人員推出不同的社保優惠、社保補貼政策,上班職工無法享受到,例如“4050社保補貼政策”、“4555社保補貼政策”。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是有繳費基數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繳費基數,通常社保繳費基數范圍為參保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具體可以選擇哪些檔位,要看當地法定,而有些地區醫保繳費基數是統一法定好的,為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100%,不能自己選擇。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繳費比例通常為20%左右,其中12%的繳費會進入到養老保險統籌賬戶當中,8%繳費進入個人養老保險賬戶,醫療保險繳費比例一般為8%左右,有些地區可能還有4%、8%兩個檔次可以選擇,若參保人員選擇4%的比例,那么不會建立個人醫保賬戶。
知道了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的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的標準之后,我們可以做個假設,假設你所在地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5000元,而為了減輕繳費壓力,你選擇按照當地最低標準繳納社保,即社保繳費基數為3000元且醫療保險按照4%的檔次繳納,通過計算得出,你當年每月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為3000x(20%+4%)=720元。
總的來說,如果選擇最低標準進行繳納,一個月需要幾百塊錢,參保人要確保自己每月能按時繳納社保,避免出現斷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