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會有哪些影響?不交社保會有的后果是本人到退休年齡時無法享受養老保險,日常生活中的就醫等事項也不能報銷等。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不交社保會有哪些影響,供大家參考!

1.沒有退休養老金
不管是交居民社保還是交職工社保,只要累計繳滿15年,到了退休年齡辦好退休手續后,次月就可以領到一筆養老金了。
有了養老金,不用為退休后沒有工作收入而發愁,也不用開口向子女要錢,吃穿住行有了基本保障,生活也更自由隨性。
至于具體可以領到多少養老金,職工社保和居民社保的計算方式不太一樣,但都遵循一個大原則,即:交的越多、年限越長,拿的越多。
2.醫療費用無法報銷
交了一定年限時間的醫療保險,突發大病住院的話,可以直接使用醫保卡報銷醫療費用。甚至平時的小病買藥、門診,都可以刷醫保卡抵扣。
另外,如果是交的職工社保,那還可以有機會享受到免費的終身醫保報銷待遇。
3.無法報銷生育醫療費用
同樣地,按要求交了生育險,可以享受到生育險的福利,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報銷”和“生育生活津貼”兩方面。
具體就是不僅可以報銷產檢、分娩等醫療費用,還可以申請領到相當于幾個月工資的津貼。
沒有生育險的話,自然就享受不到這些實惠的補貼了。
4.失業、工傷都沒補貼
失業險、工傷險是職工社保里的兩個保障險種,一般來說,只要累計繳費年限達到要求,就能享受到對應的福利待遇。如果是非本人意愿的中斷就業,比如被辭退、被裁員,就可以申請領取失業金。
如果是因工受傷,可以通過工傷險獲得補償。
不交的話,這些補貼福利也是沒有的。
公司不交社保的后果:如果公司不交保險的話,相關部門會對公司進行處罰;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同時,勞動合同法也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不能簡單地認為,凡是勞動者提出辭職的,就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從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可知,試用期不交社保違法,因為交納保險是單位和個人的義務。這是一個雙向的義務,就是單位有義務給你交納保險,你也有義務配合單位給你交納保險。在試用期內也應該有享受保險,因為試用期是合同期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隔離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試用期內也應該上保險。另外,企業給員工上保險是一個法定的義務,不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思或自愿與否,即使員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險也不行,而且商業保險不能替代社會保險。
1、如果試用期單位不給你繳納社保的,你可以先與其協商處理,如果不行則可以向社保中心投訴,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2、如果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沒有為員工繳納社保,可以在員工轉正后為其補交,以免潛在的法律風險。
公司承擔的社保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用人單位繳費比例是16%;個人繳費比例是8%;
2.失業保險:用人單位繳費比例是0.6%、個人繳費比例是0.4%;
3.醫療保險:用人單位繳費比例是6.5%;個人繳費比例是2%;
4.生育保險:用人單位繳費比例是0.8%,個人不繳納。
《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單位不繳納社保可以辭職,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行為是違法的,國家強制性要求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則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無須承擔任何責任。
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后,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準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