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三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并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于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于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個人交社保的方法如下:
1、個人如何繳納社保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上社保(養老+醫療);
2、參保條件:城鎮戶口或農轉非戶口;
3、辦理地點:當地社區街道的社保服務點,或區縣一級的社保局(勞動保障局);
4、個人如何繳納社保問題中所需基本資料:戶口本、身份證和復印件,2張1寸照片;
5、繳費標準: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資為基礎,養老繳費比例是20%,醫療約9%,目前尚有80%和100%兩檔可以選擇。
社保15年25年30年的區別最主要就是體現在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上,比如繳費時間越長,那么退休后能夠領取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至關重要,交的越久,則個人賬戶養老金越多,基本養老金也會越多,也就是說,社保交30年的,退休后拿的養老金比交25年的多,交25年的,比交15年的拿的多。
對于醫療保險的影響也較大,不過主要影響的是職工醫保,這是因為職工醫保還有繳費滿一定年限之后才能享受終身醫保待遇,比如上海必須繳滿15年才能終身享受醫保待遇,北京需要男性交滿25年、女性繳滿20年才能享受終身醫保待遇,武漢需要男性繳滿30年、女性繳滿25年才能享受醫保待遇等。
社保中的養老保險必須要累計交滿15年,退休后才能按月領取養老金,因為養老保險采用的是“多繳多得”的原則,但是能夠拿到多少錢一個月的退休金,還是要以個人繳納水平為準,不清楚的可以看以下的計算方式。
假設小明今年退休,養老保險交滿15年,一共119340元社保,個人賬戶余額47736元,工資水平為5525元,以60%作為繳費基數,每月拿的錢為:1、月基礎養老金:(5525+5525×0.6)÷2×15%=663元;2、個人賬戶養老金:47736÷139=343.42元。合計:663+343.42=1006.42元。
我們都知道,只有當我們退休時繳納了至少15年的社保,才能拿到養老金。那么,如果到退休年齡養老保險沒有繳夠15年,怎么辦?還能補繳嗎?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養老金。
社會保險法實施(2011年7月1日)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可以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按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