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工資是指通過對員工的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綜合考核評估,確立員工的績效工資增長幅度,以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為基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績效工資計算公式,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績效工資=基礎績效+獎勵績效,其中基礎績效占績效工資的70%,獎勵績效占30%。
職工個人基礎績效月標準額是根據標準來的。單位每年在財政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全體職工全年的基礎績效和獎勵績效=(全體職工基礎績效標準數額之和+全體職工獎勵績效標準數額之和)__12個月。
1、有利于雇員工資與可量化的業績掛鉤,將激勵機制融于企業目標和個人業績的聯系之中;
2、有利于工資向業績優秀者傾斜,提高企業效率和節省工資成本;
3、有利于突出團隊精神和企業形象,增大激勵力度和雇員的凝聚力;
4、績效工資占總體工資的比例較高,增強了企業付薪的有效性。
績效工資制度改革是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推行績效工資制度具有以下重大意義:
一、有利于進一步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內部管理力度,促進完善崗位設置、崗位聘任制、工資基金管理等制度。
二、有利于強化事業單位的服務意識和內部成本核算,提高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三、有利于扼制年度考核走過場的現象,倡導講服務質量、重實際貢獻的新風尚,建立公正、科學、規范的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
四、有利于充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工資隨事業單位經濟效益好壞自行調節的新機制,更好地發揮工資的杠桿作用,革除事業單位干多干少一個樣、吃“大鍋飯”的痼疾,充分體現多勞多得、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的分配原則。
績效工資分為廣義績效工資和狹義績效工資,廣義績效工資又稱績效加薪、獎勵工資或與評估掛鉤的工資。
績效工資是以對員工績效的有效考核為基礎,實現將工資與考核結果相掛鉤的工資制度,它的理論基礎就是“以績取酬”。企業利用績效工資對員工進行調控,以刺激員工的行為,通過對績優者和績劣者收人的調節,鼓勵員工追求符合企業要求的行為,激發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努力實現企業目標。
績效工資主要是根據員工的第三種勞動即凝固勞動來支付工資,是典型的以成果論英雄,以實際的、最終的勞動成果確定員工薪酬的工資制度。主要有計件工資制、傭金制等形式。績效工資從本義上說,應是根據工作成績和勞動效率。但在實踐中,由于績效的定量不易操作,所以除了計件工資和傭金制外,更多是指依據雇員績效而增發的獎勵性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