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是高校畢業生,應屆生一般指在教學計劃年限內完成學業任務按期畢業的高校畢業生。主要是和往屆生對比的詞匯。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1、應屆生方協議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改派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終止。
2、三方協議一旦簽署,就意味著大學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確定,因此,應屆畢業生要特別注意簽約事項。大學生簽三方協議前,要認真查看用人單位的隸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權。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則需要經過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審批才能招收職工,協議書上要簽署他們的意見才能有效。應屆畢業生還要對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門的特殊規定有所了解。
應屆生簽了三方,身份還是應屆生。三方協議書只是三方簽訂的就業意向,不是勞動關系的法律文件,對勞動關系沒有約束力。需要說明的是,一旦畢業生到單位報到,并與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或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畢業生就會和用人單位形成正式的勞動關系。
所以,三方協議并非正式的勞動合同,對考生的應屆生身份并不造成影響。但是假如考生簽訂了正式的勞動合同,就算是畢業當年,在報考選調生等公考的時候,也不算應屆生身份了。
但是,雖然三方協議簽訂的只是一個就業意向,對勞動關系沒有約束力。但還是建議準備考公務員、考事業編的小伙伴在簽訂三方的時候稍微重視一下,不要亂簽、不要假簽。如果在公務員的政審環節被發現造假行為,是會影響錄用情況的。
三方協議不可以隨便簽的,因為三方協議關系到畢業生的干部身份、檔案及戶籍的掛靠等事項,同時也可以保障自己的權利不受侵犯。
想好了再簽,盡量別解約。注意單位名稱不要寫錯,要寫跟蓋章一致的全稱。填自己的專業時不要簡寫,教務處是怎么定名的就怎么寫。
看好違約金是多少,能少點就少點。如果有補充信息,填到備注欄里,保障自己的權益。實在要解約的話,簽訂時要謹慎,盡量不要走到解約這一步,如果有也一定跟單位協商好,爭取減少違約金及其他影響。解約流程:畢業生向用人單位申請,請單位發放三方協議解約函;畢業生持解約函到學校;學校審核通過,將解除舊的,發放新的。
三方協議是國家統計大學生就業率的一個根據,同時也是國家派遣證發放的一個證明,只有你簽署了三方協議,拿回學校,學校才會在你畢業后將派遣證發給你,而你拿著派遣證到你工作的單位報到,就此開始計算工齡,你也就擁有了干部身份。
報考公務員,一些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招聘、錄用,如果沒有干部身份就會有一定的影響,甚至可能無法到該單位工作;還有一些職稱的認定、評定,工齡的審核等也和干部身份有關;將來進入公務員序列提干或評定職稱,也需要有干部身份;有些地方入戶也要求干部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