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與用人單位沒有形成勞動關系,用人單位無需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報酬。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實習生工資扣稅標準,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1、實習生的實習工資屬于與任職、受雇無關的收入,按照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稅法》)》的規定,屬于勞務報酬所得,按照《稅法》第四條和第六條之規定: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2、稅法上劃分按“工資薪金所得”還是按“勞務報酬所得”的標準,主要看,是否與用人單位有任職、受雇的關系。“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其他與任職、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勞動報酬”是指為單位或者其他個人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所得。勞務報酬所得,與工資薪金所得不同之處,主要是與任職、受雇沒有關系。
3、簡單點就是說,如果你是實習,那么你與實習公司所簽訂的實習協議就不屬于勞動合同,而屬于勞務合同。勞動報酬的個稅起征點為3500元,勞務報酬的起征點則是800元。
在我國,實習生在用人單位實習也是有工資的,實習期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法律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無經驗學習人員簡稱實習生,泛指在某一專業的高年級或剛畢業的大學生和中職生,在有經驗的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實際工作經驗,屬于非正式雇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
實習生又分成畢業、沒畢業兩類。聘用實習生目的為處理短期出現的額外工作并予以培養成為正式雇傭的勞工。
(一)選擇實習單位
1、在自身能力和知識結構允許前提下,盡可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和公司;
2、最好選擇有挑戰性的實習單位,實習期間重點熟悉公司環境、企業文化、規章制度等,為將來正式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3、不盲目追求實習單位的名氣和規模,與其在大公司坐冷板凳,不如去中小企業實踐一番,也許能更有作為;
4、最好找尋與自己的職業方向一致或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相關聯的行業企業去實習。
(二)要有正確的實習心態
1、實習時應注意多學習新技能,積累經驗為先;
2、實習時要注意細節,遵守勞動紀律,莫怕吃苦,工作應踏實認真;
3、實習時遇到問題應主動積極向同事請教。
(三)實習安全問題
1、實習機會找尋時要慎重,尤其是通過網絡找尋來的實習機會。一定要注意辨別網上發布信息的真偽;
2、選擇在離家近的或者自己熟悉的地區實習;
3、注意與實習單位簽署約定雙方權利義務的實習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