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醫保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讓參保人在生病之后進行報銷,不管是門診還是住院,都可以報銷。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有什么用,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參保人生病之后,可以使用醫保報銷門診以及住院產生的醫療費用,相關費用由醫保統籌基金支付,不需要個人自付,能夠減少個人醫療費用支出,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
城鄉居民醫保的報銷比例還是比較高的,并且患大病還能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報銷,可以有效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讓城鄉居民不至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每年要交幾百元,2023年的最低居民醫保繳費標準是350元/年。
與去年相比,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上漲了30元,但是補貼也是同步上漲的,目前對于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居民來說,可以補助610元。
當然,并不是所有地區的居民醫保都是350元/年,各地部門是可以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適當提升繳費檔次的。
比如上海,2023年居民醫保,70歲以上人員需要340元一年,60~69歲人員需要500元一年,18~60歲人員需要680元一年,中小學生和嬰幼兒只需100元一年。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如果想要一直享受的話,就需要一直繳納。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方式是一年一交,本年度繳納的是下一年度的醫保費用,本年度在集中繳費期限內完成了醫保繳費的話,下一年就可以享受醫保報銷待遇。
若上一年沒有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繳費,一般是無法補繳的,超過最晚繳費時間還未繳納的話,本年度就無法使用醫保報銷,所產生的醫療費用都需要個人自付,容易給個人造成經濟壓力。
居民醫保生孩子不能報銷,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生孩子不能報銷,具體原因如下:
1、可以報銷生育的是生育險或者農村合作醫療,這兩個才能報銷生育費用。城鎮醫療保險不能報銷生育,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
2、居民醫保是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行后,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解決廣大人民群眾醫療保障問題,不斷完善醫療保障制度的重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