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術成績:申請美國本科學校需要提供高中階段的學術成績單,在美國通常使用GPA來評價學生的學術表現。同時,一些學校也要求提供SAT或ACT的成績單,這是美國常用的大學入學考試,用來評估學生的學術能力。
2. 語言要求:因為英語是美國的主要教學語言,所以申請入學的學生需要提供英語能力證明,通常是通過托福或雅思考試成績。一些學校也接受SAT的英語成績,或者提供英語能力證明的其他方法。
3. 推薦信:通常需要提供2-3封推薦信,要求推薦人能夠客觀評價學生的學術能力、品德和適應性,推薦人可以是學校的老師、輔導員或其他非家庭成員的專業人士。
4. 個人陳述或申請文書:個人陳述是一篇寫作作品,要求申請人描述自己的學術背景、興趣愛好、個人目標和為什么選擇該校以及所申請專業的原因。個人陳述是展示學生個性和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5. 身份證明和成績單翻譯:對于非英語國家的申請人,需要提供身份證明的翻譯件,比如護照或身份證,并且還需要提交翻譯的成績單。
6. 財務證明:美國大學通常要求國際學生提供財務證明,證明他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支付學費和生活費用。一般來說,學校會要求提供銀行存款證明或者家庭資金證明。
7. 選修課和學術準備:一些學校可能會有額外的入學要求,比如特定的選修課要求或者對數學、科學、外語等學科的學術準備要求。
8. 補充材料:除了上述基本要求外,一些學校可能要求提供額外的申請材料,比如CV、學術作品或項目展示等。這些補充材料可以展示學生的特殊才能或學術研究成果。
9. 截止日期和申請費: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截止日期,申請人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申請材料。同時,每個學校都收取一定的申請費用,通常在50-100美元之間。
1、選擇兩所保底學校
你的學習成績以及測試成績基本上都略高于這些學習的平均成績。要知道即使你的分數高于平均分,那些選擇標準很高的學校是不可以作為你的“安全”學校。只有選擇一些錄取率高的標準相對低的學校,才能夠成為“安全”學校的首選。
2、選擇三所“沖刺”學校
申請這些學校,你的成績和分數可能并不足以達到標準,當仔細研究過之后你會發現,申請成功也并不是沒有可能的,但這將會是一個長遠的目標。
3、三所條件“相當”學校
縱觀這些大學的概況,你的學習成績和測試成績都是與之匹配的。你會覺得自己非常適合申請這些學校,而且很大程度上會被錄取。不過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匹配的學校并不表示你一定會被錄取。錄取成功與否會受許多因素的影響,這也是許多申請者與學校失之交臂的原因。
1、錄取條件
錄取條件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是美國留學學校對申請者的要求,包括GPA、托福等成績。雖然招生官會從多方面考察學生,但標化成績作為美國大學的入場券,還是要慎重考慮,除非你有信心可以迅速提升成績,或者榮獲過國際大獎以彌補分數上的不足,否則還是推薦同學們結合自身的情況,不要輕易申請與自身差距太大的學校,這樣非但不會帶來動力,還會給自己帶來過重的壓力。
其次,想要到美國留學的學生要參照每年學校的錄取率,申請院校要具有一定的申請難度,能夠給同學們以動力去爭取,而對于錄取率太低的學校也要謹慎選擇,做好被拒之門外的心理準備。
此外,好的就業率也是吸引家長和同學的一項因素。畢竟四年本科念下來,學費也是一比可觀的費用,因此,在美國留學申請人選擇學校的過程中,大部分同學也要考慮到以后就業的情況。
2、綜合排名
不少同學在擇校時,往往有情節,看重大學的綜合排名,認為學校整體排名靠前,知名度高,向別人展示自己時會有面子。雖然綜排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考慮因素,不過對于目標專業明確的同學們來說,專業排名往往比綜合排名更具參考價值。那些里水專業的畢業生,在校收獲的專業知識并不足以讓他們在就業中擁有絕對優勢。可見,選擇學校時一定要多方比較,切忌將排名作為衡量標準。
3、專業特點
在留學前,千萬不要盲目根據自己的愛好定下專業,要了解清楚不同專業本身的特點。
比如美國的法學院和醫學院是不招本科生的,想要在美國學習法律的同學需要具有歷史,政治,哲學,工程等專業背景,并達到申請學校IBT和LSAT的要求,才有機會深入學習;醫學專業也是如此,本科階段需要選擇相關理工類專業,完成醫學預科課程(Pre-medical),并且通過MACT考試,此外,在美國成為一名醫生要經歷漫長的培訓周期,時間成本也是在選擇時需要關注到的。
申請研究生時,有些碩士課程對于背景有所要求,對于決定出國深造的同學們來說,提前看清要求,才能有充足的準備;專業與未來就業面的寬窄也有著一定關系,同學們的如果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未來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話,那么在選擇前也要做好調研。
4、實習機會
實習與未來的就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站在公司HR的角度,誰都希望應聘的員工不僅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同時還在相關領域有過工作經驗。一個學校如果能夠提供豐富的實習資源,無疑為學生畢業后尋找工作增加了優勢。
1、硬件成績的準備。
建議學生從高一開始就準備相關的語言考試,比如TOEFL和SAT,語言成績是學校的敲門磚,而且有硬性要求,其中SAT的閱讀部分對詞匯量的要求很高,靠短期內突擊是很難有大幅提升的,所以建議學生積極拓展自己的英文閱讀面,注重聽說讀寫的全面發展,這樣有利于詞匯量的積累,在高三開學前就能取得比較優異的語言成績,這樣可以申請提前批次的學校。
2、軟性條件的準備。
美國大學的審核不是唯分數論的,而是對申請者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考量,所以建議學生可以提前規劃各類競賽及課外活動,在暑假參加美國大學舉辦的暑期課程(分有學分和無學分兩類),感受院校的教學氛圍,爭取得到院校老師的推薦信和成績單,與世界各地優秀學生進行交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組織能力,溝通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這些都對后期申請美國院校有幫助。
3、查找學校信息。
申請者在高二暑假就要積極查找心儀學校的詳細信息,包括基本情況,申請截止日期,分數要求,專業優勢,地理位置,學費等,做到有的放矢,建議重點搜索20-30所學校的信息,最后根據自己的條件確定10-15所學校,把這些學校分為沖刺,目標和保底三個檔次,進入實質申請階段。
4、進入申請階段。
高三開學后申請工作就要有條不紊地展開了,申請提前批的學生在11月之前即要準備好申請材料;申請正常批的學生要在1月之前完成全部申請工作,到了次年的3-5月,學生會陸續收到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這時要注意閱讀學校郵件或紙質材料里的信息,有無交付定金的要求及截止日期,如果學生已經決定好要去的學校,那么就開始后續的工作包括交定金,申請住宿,簽證等等,最后順利抵達美國入學。
1.匯票,電匯,旅行支票
用這三種方法要考慮換美元的途徑。有些人會有私人渠道換得金額很大,會比在銀行換劃算。國內有些城市的銀行是不收美元的,他們會按照當天的匯率牌價收人民幣。
2.信用卡
問清楚學校的政策。有的學校用信用卡交學費要收手續費,可能是2%-3%,或者更高。雖然在國內存美元不用手續費,可是去了國外的手續費就太高昂了。一般說來,大部分家長都選擇在國內給孩子辦一張美元信用卡的附屬卡,把孩子學雜費交到學校的賬戶上,家長在國內還人民幣到主卡上。如果把主卡和國內另外的人民幣賬戶掛鉤自動還款,到了每個月的還款截止日,銀行就會自動按當天的匯率幫把錢還了,不需要老跑銀行。但是需要注意有的學校只收美國信用卡(credit cards (VISA, MasterCard, American Express, Discover) - (from US banks)),并且Billing Address要在美國。實際上,部分中國信用卡是可以用的(如招行,但建行的不行),也就是說招行信用卡不驗證billing address,而建行的要驗證。建議辦理之前向銀行詢問清楚。
3.攜帶現金
這個方法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也是最便捷的。另外,攜帶現金是可以開證明的,比如把美元存在中國銀行,然后取出來(有每天取現額度,貌似是5000),在中國銀行就可以開一個可以攜帶1w美元的攜匯證明,就可以光明正大拿1w進美國了,千萬不要超出規定的金額。
4.在美國開戶后開支票
人到達美國后在學校內的銀行就可以開戶,國內匯款至該賬戶,學生就可以開支票交學費了。但是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手續費是不菲的。